圖/文授權提供:林浮

❚  專欄作家簡介   ❚
林浮,曾是沉迷電玩的阿宅,27歲的某天出門想去士林看展,卻搭錯公車跑到基隆,才發覺前往全新的地方只需要一個小時,從此愛上旅行(但依然熱愛電玩)。現居高雄,但只要放假就騎著機車往台南走,也旅行,也逃避,也生活。

 

位於台南「水交社文化園區」一帶的南山公墓,是近期在朋友帶領下,探訪到的一個地點,也是日前開張的「水交社歷史館」的開幕展重點。

之所以說「地點」而非「景點」,是因為南山公墓目前仍有往生者安眠,因此雖然如今政府已禁止土葬,公共墓園純粹就只出不進,但在傳統的觀念禁忌上.這裡依然不是會讓人興之所至就隨意走入的地方。

但其實不論在日本或歐美,墓園散步早已是很日常的活動之一,對他們而言,墓碑下躺的並非駭人的妖魔鬼怪,而是令人緬懷的先人。也因此墓地可說是地方時光流轉的另類呈現,若仔細探究入葬者的背景及墳墓的細節,會發現在地歷史的波動與變遷,都隱藏在墓園大大小小的黃土丘下。

那幾次的探訪,為的是尋找年代久遠的古墓。穿梭在草快比人高的墓園,第一感受到的是台灣人在文化上包容吸納的能力之強。廣袤的墓地除了有從清治同治年間留下,墓龜、墓碑、墓手、墓埕俱全的正統漢式墓外,還有許多於日治昭和時期立起的日式墓,以及天主教信仰紮根後引入的洋式墓,有些墳墓甚至樣式交融!

像是某座墓的墓碑立的是日式柱狀碑,碑後卻有完整的漢式墓龜,曲手上也安了漢式的石獅看門;另外也有墳墓是三式一體,採用日式基座與漢式碑、可碑上卻矗了支十字架,真不知墓主當年的民族認同,究竟是衝突抑或協調?

而歷史的動盪,則可從「旅櫬安之」及「萬善同歸」兩種墓碑窺見一二。

「旅櫬安之」,是南山公墓中一座小廟旁的巨石碑上方的題字,「櫬」指的是棺柩,「安之」意味入土為安,「旅」則是客居的意思。這種墓碑的成立,源自清治時期許多從對岸來台工作或充軍的人,原本預期只停留一段時間就回家,沒有打算在台定居,卻因意外緣故客死異鄉。但台灣氣候濕熱,遺體易腐,因此雖然官方定期都會派將在台的逝者運回廈門讓親屬認屍,可不一定每位往生者都趕得上一年一次的運柩,所以最後常常只能集體就地入土,並立下這塊碑,希望亡者能夠在所葬之地安息。

而若在墓園中看到題有「萬善同歸」四字的墓碑,便代表此處是收納大量不知名死者的無主墓,也就是萬人塚。在現代若見此種墓,多是路邊的遊民猝逝後,因查無身分只能集體收殮的緣故,但古早時期若出現大量死亡的事件,背後極可能是更巨大的非自然原因,像是疫病的流行、大型的內戰(泉漳械鬥、林爽文之亂……等),因此如果發現「萬善同歸」墓,深究下葬的年代通常可以查到一些事件記載。小小一塊墓碑,埋下的常是成河的血淚。

另外在天主教的墓園中,若細心觀察墓碑,大都可在碑後找到刻有往生者生平事蹟或價值觀的墓誌銘。那天看到一座洋式墓,墓碑上描述的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年輕人,習醫有成後本在台大醫院奉獻,但在二戰時期被日軍徵召至高雄港出海參戰,一個月後便在海上遇到美軍空襲,年方過三十即早逝,是則幾乎可以拍成電影的戰亂年代小人物故事。

但當時的家人,只能在家鄉為其立下這座衣冠塚,再努力用短短幾行文字,記錄下他的一生。

「應該很不甘吧……?」

那天同行的前輩看著銘文,淡淡地臆測當年家屬的心情。但我更想知道的是,銘文上說徵召他的陣營是「日軍」,卻把炸死他的美軍寫為「友邦」,當年的撰文者,心裡究竟有多少矛盾?

 

| 南逃日記  | 

小編

曾是沉迷電玩的阿宅,27歲的某天出門想去士林看展,卻搭錯公車跑到基隆,才發覺前往全新的地方只需要一個小時,從此愛上旅行(但依然熱愛電玩)。現居高雄,但只要放假就騎著機車往台南走,也旅行,也逃避,也生活。